自COVID以来,间歇性混合办公成了职场新常态,这在近一个月的中国优化疫情防控政策下也尤为明显——员工面临着居家和办公室办公模式的切换。一方面,大家回到办公室后对于能与同事面对面互动、提高沟通效率感到振奋;另一方面,混合的模式让更多人渴望改变节奏,考虑如何兼顾家庭和工作的日程安排,并呈现出对通勤时长的担忧。
从居家返回办公室办公模式其实可以更有计划。放眼全球,许多公司制定了全面的计划,以便员工从居家回到办公室后能更好地适应。
许多组织已经有完善的全远程到线下面对面办公的指导方针,并在内部传达。这一流程可以是:传达相关政策,庆祝重返办公室,并让各个团队来弄清政策是否有所成效。在后疫情时代紧张的人才市场中,尤其在人才短缺创16年来新高的今天,组织需要确保他们留住最优秀的人才。一个全面的计划能够让员工回到办公室时重新被激发潜能。
NO.1
在混合办公中为团队制定行动手册
当团队过渡到一个新的工作模式时,领导者实质上等同于获得一个新的机会来重新设定员工期待和职场界限,这将影响员工之间的互动模式。首先必须提醒团队为什么他们的工作很重要,然后让团队定义他们的工作方式以实现共同目标,无论他们是面对面工作,或远程工作,或是处于混合办公模式。
NO.2
建立和强化“为什么”
每个人日常在心底都渴望找寻工作的意义。但疫情大流行的这些年让许多员工内心只专注于在动荡和不确定中生存下来,而不再关注他们工作的真正“原因”。现在,伴随新常态的来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帮助员工重新审视公司目标,将角色/职责与(有助于达成目标的)各自贡献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我们可以邀请客户来分享团队工作如何为他们的生活带来积极的影响。曾今,其中一位客户展示了一段有关家庭成员阅读亲人贺卡的视频,并分享了为什么这对于他们来说意义非凡。这是次绝妙的提醒,让客户意识到他们的工作是多么有意义。
NO.3
找到团队和个人需求之间的平衡点
员工的灵活性不再是一种特权,而是一种期望。虽然现在工作与生活的一体化已经逐渐成为现实,但并非每个员工都擅长明确表达他们的个人需求,也不是每个经理都拥有问责思维方式。
公开讨论你会如何平衡处理好个人生活和职场的方方面面,并鼓励其他人也这样做。确保协调、共享和协作,但同时也要灵活处理工作完成的时间与地点。与其根据肉眼所见的员工动态来衡量绩效,不如关注结果。
NO.4
在团队规范上保持一致
促进团队对规范的讨论,让团队成员讨论在混合环境中是如何出现不平等现象的,分享个人的工作偏好,并共创一套规范,且确保随着时间的推移能贯彻或不断调整这些规范,这将促成一个信任和积极的微环境。
NO.5
定义相互支持机制
在组织规范中加入与相互支持有关的部分,创建一个渠道,使得员工在接近他们的工作极限时,其他团队成员会真诚地支持他们度过这些难关。
NO.6
为体验增添创造性和真实性
对于那些回到工作岗位的人,创建一个“故事墙”,员工可以在这里分享他们的故事与照片,反映组织目标是如何在他们所做的事情中体现的。我们曾有客户在其工作场所的入口处设置了一面实体墙,但这也同样可以在虚拟空间中轻松完成——通过内部网站、微软白板或其他在线协作白板等类似应用程序。在这个平台,团队可以聊天,庆祝里程碑成就或是分享技能,形成一个强大的“虚拟充电桩”让员工重获动力和潜能。
随着我们重新进入面对面的人际交往世界或混合办公的新时代,公司也被赋予一个独特的机会来重新定义他们的处事方式,使他们的团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好。
主要内容来源:ManpowerGroup
睿仕管理(Right Management)作为全球职业专家,在协助企业进行组织发展和战略解析等领域有40多年的丰富经验,并一直致力于帮助组织评估、发展、调动和转移人才,助力企业在新的竞争浪潮中一骑绝尘。让我们来协助制定计划,让您的公司在下一阶段继续向前发展。
释放人才的发展潜能
扫一扫,关注我们